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7, Vol. 35 Issue (3): 209-210   PDF    
前言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已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和民用领域,故借2016年11月召开“2016年国际光致变色会议”之机出版主题专辑,内容主要涉及光致变色和荧光探针领域,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推动包括光致变色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此次国际光致变色会议主题之一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光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种类繁多,反应机理也不尽相同,如何根据光物理和光化学原理设计出新型低背景颜色、抗疲劳性强、易于调控的分子,是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研究的基础。本专辑中的综述文章介绍了不同体系的光致变色材料,包括萘并吡喃光致变色荧光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王广等) 和二芳烯类光致变色体系 (南昌大学蒲守智等) 在分子开关器件的应用,还介绍了有机分子三重激发态的调控与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赵建章等),并特别感谢赵建章老师精心设计了专刊封面。这些光致变色体系和发光体系都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工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多个课题组把他们最新的荧光探针研究成果发表于本专辑:华东理工大学郭志前等以罗丹明和BODIPY单元为双荧光团构建FRET探针对小分子α-酮戊二酸进行检测;华北电力大学李檬等制备出氨基酸修饰的绿色纤维素吸附剂,采用分光光度计的测试方法对水溶液中的铜离子进行吸附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北京工商大学王心蕊等设计合成了邻、间、对硝基苯甲酸阴离子插层的锌铝水滑石,并研究其光敏性能,提出了可能的光敏机理,为其应用于新型感光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南京工业大学的陈小强等设计并合成了一个高度灵敏和高选择性的比率型探针对铝离子进行检测;华中师范大学尹军等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基于丹磺酰胺染料的荧光探针,研究了其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质,并应用于活细胞中检测汞离子;华东理工大学曲大辉等合成了一种含蒽荧光团的氮杂15-冠-5化合物,可以特异性识别溶液中的糖精钠,具有肉眼可见、易于观察的特点,该方法为食品中糖精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孟庆华等利用合成的分子探针与甲醛反应,生成一维伸展的线性聚合物,使其共轭体系得到更大的拓展,具有深色与光谱红移效应,并可制成试纸方便普通家庭使用;复旦大学李富友等设计合成了花菁染料负载的聚合物纳米材料用于次氯酸可视化检测。专辑中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实验研究的心得,虽不一定全面,但却大体代表了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工作特色和主流发展趋势。我们衷心期望本专辑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推进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本专辑出版之际,我们要特别感谢主编佟振合院士的支持和信任!感谢《影像科学与光化学》编辑部的老师们对本专辑每一篇文章投入的心血与汗水!

朱为宏  李富友

2017年4月28日

朱为宏, 1970年5月出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1992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5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应用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至2003年9月,日本筑波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 (AIST) 纳米研究所博士后研究,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日本筑波大学先进学际研究中心 (TARA Center) 外国人研究员 (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WSU) 高级访问学者 (2014年6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7年)、东方学者 (上海市特聘教授,2009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4年)、上海市学术带头人 (2015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上海市化学协会理事 (2016年)。

朱为宏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精细化工 (染料),围绕有机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机制展开工作,至今已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0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3项,其中18项已授权。担任《影像科学与光化学》第八届常务副主编、中国感光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Dyes and Pigments国际编委等学术兼职职务。

李富友,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主要从事生物医用发光材料研究,综合运用化学、纳米技术和显微光学,以反Stokes位移特性 (长波激发/短波发射) 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为活体成像探针,建立并发展了上转换发光活体成像示踪和检测方法,用于临床前疾病相关研究。在Chem. Rev., Nat. Protoc.,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160余篇,被他人引用13000余次,2014~2016年三度入选Thomson Reuters (汤森路透) 公布的全球“Highly cited Researchers”(高引用科学家) 名录。

获2013年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第四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5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