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0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5-20
    研究论文
    照相影像RMS粒度的测试研究
    潘晴, 苏工
    1990, 8(2):  81-87.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81
    摘要 ( 898 )   HTML ()   PDF (467KB) ( 1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MS粒度是照相材料成像质量的重要特性。使用显微光密度计-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该项测定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方法。这种方法自动进行数字采样,按编制好的程序计算,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但测试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环节,如果处理不当,计算出的结果值就完全不能代表样品的粒度水平而只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结果。本文通过设计的各种实验,研究了仪器系统噪声,样品中宏观密度不均及影像数字化时采样间距对RMS粒度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必须选取恰当的实验参数和数据处理方法,才能消除上述各种干扰,得到RMS粒度的正确估值,同时,本文还对数字模拟光孔与真实光孔的RMS粒度测值作了比较,得到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
    核壳乳剂的制备及其性质
    侯治国, 庄思永, 陶淳, 任新民
    1990, 8(2):  88-97.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88
    摘要 ( 751 )   HTML ()   PDF (3048KB) ( 1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工作制备了内核碘含量分别为0、2、4、6、8、10、15、25和35mol%的单分散八面体核壳乳剂并对它们的感光性能作了研究。发现二次乳化法是较好的包壳方法。讨论了保证单分散颗粒形成的加料速度范围.将Markocki和Zaleski研究碘含量及pBr对Ag(Br,I)晶体形状影响的结果扩展到碘含量达35mol%。发现有一个生成扁平颗粒的区域。本文采用两种方法:X线衍射以及腐蚀和X线荧光分析颗粒成份结合对所制备的核壳颗粒的双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内核碘含量在0到35mol%范围内,核壳乳剂对光能的吸收量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显影活性不损失,因此有较高的感光度。发现化学增感时核壳乳剂的敏化中心首先在颗粒内部生成。
    9,10-二苯基蒽对四溴化碳/染料体系的光谱敏化反应研究
    郑广霖, 徐国琤, 陈尚贤
    1990, 8(2):  98-105.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98
    摘要 ( 809 )   HTML ()   PDF (484KB) ( 1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扩大自由基照相体系中CBr4的光谱响应范围,本文报道了将给体荧光化合物9,10-二苯基蒽(DPA*)。
    用表面处理法降低TiO2粉末光活性问题的研究
    王蕾, 朱延宁, 孙璧媃
    1990, 8(2):  106-112.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06
    摘要 ( 771 )   HTML ()   PDF (2541KB) ( 10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工作采用了两种简便的方法即用不同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对两种晶型(锐钛矿型和金虹石型)TiO2粉末进行表面处理来降低TiO2的光活性并对两种表面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在评价TiO2光活性时采用异丙醇光氧化反应的方法。实验证明,用金属盐表面处理TiO2,其光活性有明显降低。用金属氧化物对TiO2进行表面处理,在氧化物/TiO2比例适当时也可以得到与金属盐表面处理TiO2的同样效果。此外,我们还对TiO2表面处理后能降低其光活性的作用机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cdSexTe1-x薄膜电极光溶解性能的研究
    张志伟, 肖绪瑞, 孙璧媃
    1990, 8(2):  113-120.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13
    摘要 ( 811 )   HTML ()   PDF (519KB) ( 1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循环伏安法对半导体CdsexTe1-x薄膜电池的光溶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在1mol/L KCl溶液中测量光溶解产物的阴极还原特性,考察了在多硫化钠,多硫化钾及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光腐蚀行为。用此方法还研究了薄膜电极表面的光刻蚀过程和pH的影响,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光刻进行不同时间后,电极表面发生的变化。
    显影液中银的成核过程
    季素雪, 胡萍, 任新民
    1990, 8(2):  121-125.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21
    摘要 ( 758 )   HTML ()   PDF (5187KB) ( 1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受阻显影技术和电镜研究方法研究了显影剂量对显影液中银成核速度和核分散度的影响。随着显影液中显影剂量的减小,卤化银颗粒上银的成核速度明显减慢,单个颗粒上显影中心的数目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显影液中银的成核过程和曝光后的潜影形成过程在机理上是有差别的。文章讨论了显影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可显性、临界尺寸和显影选择性等等。
    几种醌类化合物与三乙胺电子转移反应过程的ESR研究
    吴兆学, 蒯乃功, 黄德音, 陈涛
    1990, 8(2):  126-133.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26
    摘要 ( 1041 )   HTML ()   PDF (413KB) ( 1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ESR研究了菲醌(PQ)、四氟对寒醌(TClQ)、2,3-二氯-5,6-二氰苯醌(DDQ)和苯醌(BQ)与三乙胺、(Et3bN)的电子转移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醌上取代基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易与Et3N反应,但所形成半醌负离子自由基的稳定性,则并未有此规律,而是由自由基终止机理所决定。由实验得到了DDQ与Et3N的表变曲线。本文讨论了DDQ与Et3N反应的机理,并得其反应的微分方程,用实验拟合曲线确定速率常数。然后,对该方程求解,与实验曲线比较初步确定了该反应的历程。
    金属离子对彩色成像过程的影响
    赵文芳, 贺佩文, 任新民
    1990, 8(2):  134-140.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34
    摘要 ( 767 )   HTML ()   PDF (437KB) ( 13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测量和计算彩色单层片中成色剂的照相活性、偶合效率以及漂白前银密度等参数,研究了在分散四当量成色剂青(Ⅰ)时掺入金属离子Mg2+、Zn2+、Fe3+和Cu2+对彩色青单层片的成像过程中各个化学反应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成色剂中加入的金属离子Cu2+和Fe3+对成像过程的初始反应中的Ag影像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它们能促进偶合过程中青(Ⅰ)与显影剂氧化产物作用所生成的隐色体转变成染料的速率。Mg2+和Zn2+的加入主要是对偶合过程中青(Ⅰ)的偶合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上述原因的综合影响,最终降低了彩色单层片的感光度。
    显影中心的钝化现象
    季素雪, 胡萍, 任新民
    1990, 8(2):  141-144.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41
    摘要 ( 823 )   HTML ()   PDF (305KB) ( 13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描述了电镜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我们称它为“显影中心的钝化现象”。与正常的显影中心不同,一些足够大尺寸的显影中心表现出低显影活性,它们不能引发颗粒很快显影。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显影时间后,这些中心才演变成正常的显影中心,显影中心从钝化到活化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显影诱导期就越长。本文研究了显影中心的钝化原因,结果表明银-明胶壳在显影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简报
    溶剂对三苯二噁嗪化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陈淑林, 朱正华, 陈孔常
    1990, 8(2):  145-148.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45
    摘要 ( 928 )   HTML ()   PDF (2371KB) ( 10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测试了两个三苯二(口恶)嗪化合物在18种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发现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νmaxF与溶剂的(n2-1)/(2n2+1)和ET(30)以及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Stokes位移△νs与溶剂的ET(30)均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醇类溶剂与溶质间的氢键作用以及含卤素溶剂的“外部重原子效应”导致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明显减小。
    联吡啶钌催化的异丙苯自动氧化反应
    赵辛, 沈玉全, 姜筠, 曹怡
    1990, 8(2):  149-152.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49
    摘要 ( 788 )   HTML ()   PDF (263KB) ( 1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吡啶钌[Ru(bpy)32+]的光化学始于1972年,它是一种理想的进行激发态电子转移反应的试剂。但迄今其作为光氧化反应敏化剂的研究还不多。根据文献报道,认为它是一种单重态氧的敏化剂。
    二烷基(4-羟基苯基)硫鎓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及其敏化光降解
    戴光松, 王创, 吴世康
    1990, 8(2):  153-159.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53
    摘要 ( 780 )   HTML ()   PDF (2470KB) ( 9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烷基(4-羟基苯基)硫鎓盐作为一类新型的光引发剂由于其合成方法简便以及具较宽的光谱范围(可延伸至300nm)。因而近年来颇受重视。由于该引发剂在光照激发后生成了共振一稳定的内鎓盐(Ylide)结构和质子酸。
    学术动态
    国际感光科学大会(ICSP’90)最新信息
    本刊编辑部
    1990, 8(2):  165-165.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0.02.165
    摘要 ( 733 )   HTML ()   PDF (62KB) ( 9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感光科学大会(ICSP’90)将于一九九○年十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北京亚运村五洲大酒店举行。到目前为止,报名参加大会的已有16个国家的二百多位科技工作者,共收到论文245篇(其中中国方面96篇)。应邀作大会报告的著名科学家和他们的报告题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