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7-11-20
    研究快讯
    SELECTIVE PHOTOOXIDATION OF trans,trans-1,4-DIPHENYL-1,3-DIBUTADIENE IN ZEOLITE ZSM-5
    佟振合, 王红炜
    1997, 15(4):  289-292.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289
    摘要 ( 927 )   HTML ()   PDF (179KB) ( 1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反式,反式-1,4-二苯基-1,3-丁二烯(DPB)在沸石NaZSM-5中的光敏氧化反应。在溶液中9,10-二氰基蒽(DCA)敏化光氧化反应有两种机制:单重态氧机制和电子转移产生超氧负离子机制。我们把DPB吸附在沸石ZSM-5孔道中,DCA溶解于沸石外部溶剂季戊四醇三甲醚中,溶剂和敏化剂都不能进入沸石孔道。光照反应后,在沸石孔道中只得到DPB的单重态氧的反应产物,没有电子转移的产物产生。反应产物产率为100%。大大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
    苯基磷酸联吡啶钌络合物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光电性能研究
    杨蓉, 王维波, 敬炳文, 肖绪瑞, 张曼华, 沈涛
    1997, 15(4):  293-296.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293
    摘要 ( 850 )   HTML ()   PDF (259KB) ( 1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有机光敏染料敏化半导体,通过染料分子的吸附功能基团与半导体相互作用,使染料分子与半导体表面之间建立电性耦合,进行有效的电荷转移,可以形成有机-半导体复合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联吡啶钌络合物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氧化还原性能可逆、氧化态稳定性高,是一类性能优越的有机光敏染料。近来许多研究发现,羧酸联吡啶钌的强吸附与TiO2纳晶薄膜的大比表面相结合,导致光生电荷快速注入TiO2导带达到有效的电荷分离,得到了接近100%的单色光光电流效率[1]。为研究联吡啶钌分子的不同吸附功能基团与TiO2纳晶薄膜表面的相互作用对提高光电性能的影响,本文报道苯基磷酸取代的联吡啶钌络合物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的光电性能。
    新型中空卤化银颗粒乳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Ⅰ.中空卤化银颗粒乳剂的制备与观察
    卢翌, 姜磊, 王素娥
    1997, 15(4):  297-302.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297
    摘要 ( 748 )   HTML ()   PDF (233KB) ( 12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近,在国外文献中开始出现新型中空卤化银微晶制备方法的报道[1-6]。综其所述,中空卤化银微晶与常规微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节省贵重金属银的用量,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具有高的表面积/体积比,从而具有更高的吸光效率;(3)由于比表面积大,可吸附更多的光谱增感染料及其他有用的照相有机物;(4)显影速度快。这些特点都可使中空颗粒乳剂在不增大颗粒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乳剂的感光性能。
    研究论文
    用三硝基芴酮高浓度掺杂树脂做电荷传输层的正充电有机光导体
    蒲嘉陵, 焦文化
    1997, 15(4):  303-308.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03
    摘要 ( 853 )   HTML ()   PDF (251KB) ( 1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采用三硝基芴酮(TNF)高浓度掺杂的高分子树脂作为电荷传输层(CTL)、ε-CuPc的高分子分散体系作为电荷产生层(CGL)制作了电子传输型正充电有机光导体。TNF质量分数为10~50%的高分子树脂薄膜在80℃下干燥8h,再在常温下保存近半年仍然处于完全透明状态,表明该掺杂体系比较好地解决了通常TNF与高分子之间相容性差,难以实现高浓度掺杂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光导体具有良好的表面电荷保持能力,在所考察的掺杂浓度范围内饱和电压一般都在+950V以上;通过调节CGL的高分子材料暗衰减速度可以控制在3.3V/s;光导体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感光度,特别在550、650和750nm处感光度出现峰值,在750nm处半衰曝光量为1.93μJ/cm2,在800nm处为2.8μJ/cm2
    两种螺旋藻核复合物结构特性的研究
    王慧, 赵井泉, 蒋丽金
    1997, 15(4):  309-313.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09
    摘要 ( 840 )   HTML ()   PDF (208KB) ( 1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螺旋藻藻胆体中分离出两种复合物:核复合物(APC)和杆-核复合物(APCR),通过吸收光谱及其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者的结构和光谱特性,讨论了在这两种沉降系数分别为36S和16S的超分子复合物内几种连接多肽:L29.5,LC8.9和LCM对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几种方酸菁染料的NMR及光谱特性研究
    李毅婷, 周金渭, 张复实, 王艳乔, 宋心琦
    1997, 15(4):  314-320.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14
    摘要 ( 1162 )   HTML ()   PDF (386KB) ( 13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几种方酸菁染料的核磁、可见、荧光光谱。通过二维核磁共振谱和13CNMR确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构型。测定了其在不同溶剂中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及其发射的荧光量子产率。发现它具有微弱的正向溶致变色特性,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得出整个分子处于平面结构并形成一个长的共轭体系,其激发态和基态的结构相近的结论。同时,讨论了结构对分子电荷分布及相应荧光光谱特征的影响。
    含N-烷基吲哚环方酸菁染料的合成及性能
    王伟, 姚祖光
    1997, 15(4):  321-326.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21
    摘要 ( 1063 )   HTML ()   PDF (304KB) ( 3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合成了七个N-烷基取代吲哚环的方酸菁染料,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与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测定它们的电子吸收光谱、熔点、溶解度和光褪色。结果表明共轭链上引入方酸桥环提高了光稳定性,N-烷基对染料的λmax的影响很小,但较大地改进了溶解度与熔点,带有支链的烷基有更好的溶解性能。
    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和吲哚碳菁染料对其在溴化银微晶上吸附能力及形成J-聚集体尺寸分布的影响
    赵文芳, Saijo H., Kobayashi Y., Shiojiri M., 阎文鹏, 李群, 彭必先
    1997, 15(4):  327-334.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27
    摘要 ( 958 )   HTML ()   PDF (305KB) ( 1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5-位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和吲哚碳菁染料对其在立方型颗粒和T-颗粒溴化银微晶上吸附能力的影响,并采用ACFEM(Analytical Color Fluore scence Electron Microscopy)研究了上述结构染料对其吸附在溴化银微晶所形成的J-聚集体尺寸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吲哚碳菁染料来说,立方体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较T-颗粒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强;但对噻碳菁染料来说则相反,它们在T-颗粒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较立方体溴化银微晶表面的吸附能力强。另外,对5-位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染料而言,无论是在立方型颗粒或T-颗粒溴化银微晶上的吸附能力来说,含取代基(无论4-取代基是吸电子型还是推电子型)的噻碳菁染料较未取代的噻碳菁染料强;而5-位取代基是吸电子型的噻碳菁染料更有利于其吸附在T-颗粒溴化银微晶表面。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证明了溴化银微晶表面上染料J-聚集体的生长过程是符合奥斯瓦尔特成熟过程的。吲哚碳菁染料在T-颗粒溴化银微晶上形成的J-聚集体的平均尺寸明显大于在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上形成的J-聚集体的平均尺寸。吸附在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上的5-不同取代基的噻碳菁染料对其形成J-聚集体尺寸分布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含取代基(-CH3,-Ph,-Cl)的噻碳菁染料形成的J-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几乎相同,但与未取代的噻碳菁染料形成的J-聚集体的尺寸分布明显不同;5-位含取代基的噻碳菁染料形成的J-聚集体平均尺寸大于未取代的噻碳菁染料的。
    光诱导电子转移与电荷分离——N-[(1-芘基)-亚甲基]-N-甲基苯胺与N-[(1-芘基)-亚乙基]-N-甲基苯胺光物理性质的比较
    陈彬, 王雪松, 张宝文, 曹怡
    1997, 15(4):  335-342.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35
    摘要 ( 1053 )   HTML ()   PDF (345KB) ( 18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合成了二个含芘和苯胺基的二元化合物,研究了溶剂极性和粘度对它们分子内激基复合物的影响。此外,CTAB胶束中的光物理性质表明它们可以作为微环境的粘度探针和极性探针。
    近红外吸收菁染料分子链结构对其光氧化稳定性能的影响
    李军, 陈萍, 赵江, 郑德水, 冈崎庸树, 速水正明
    1997, 15(4):  343-350.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43
    摘要 ( 946 )   HTML ()   PDF (311KB) ( 20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具有不同分子链结构及不同链长,而母核结构分别为吲哚类及喹啉类的六种菁染料在溶液中的光氧化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菁染料的光褪色主要是由光氧化反应所致,当在分子链上引入不饱和环体结构时,可以使菁染料分子的光稳定性能增加;而随着分子链长的增加菁染料的光氧化稳定性能则明显下降。通过顺磁共振谱测定结果表明,在菁染料的自敏光氧化反应原初过程中,既存在单重态氧过程又存在超氧负离子过程。
    研究简报
    激光诱导荧光衰减探测光化学反应
    王文科, 魏杰, 黄毓礼
    1997, 15(4):  351-356.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51
    摘要 ( 880 )   HTML ()   PDF (241KB) ( 16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荧光光谱为重要光谱分析手段之一,广泛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但对于一些含有发色基团的大有机分子,由于分子振动自由度很大,振动能级连续分布, 其荧光谱成为宽展的光谱带,振动带结构不复存在,使荧光光谱难于用作样品的成份鉴定。对于溶液样品由于分子间的碰撞及长程力的作用,也可能造成荧光猝灭和分子间电 子能量转移,特别是对那些吸收光子后易发生光分解的物质,所产生的新分子或碎片往 往也有荧光特征,叠加在原有分子的荧光带上,使得所要检测的任何一种成份的荧光强 度对所有其它荧光猝灭物和敏化物的浓度及其荧光特征有很复杂的依赖关系,这就增加 了对实验所得到的荧光光谱解释的难度。
    综 述
    聚(对苯撑乙烯)发光材料
    郑敏, 白凤莲, 朱道本
    1997, 15(4):  357-362.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57
    摘要 ( 1819 )   HTML ()   PDF (261KB) ( 29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有共轭键结构的聚合物材料是近几年来有机光电子材料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有:(1)通过共轭链骨架上取代基的修饰或者通过控制共轭链的长度,可得到不同波长的发射光,如无机材料难以实现的蓝光;(2)能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因此薄膜制备工艺简单、成膜性好;(3)可制备大面积发光层,成本低。这些特点使聚合物发光材料向实际应用迅速发展。
    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姚建年
    1997, 15(4):  363-370.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63
    摘要 ( 1015 )   HTML ()   PDF (323KB) ( 3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是电子产业的世纪,21世纪将是“光子”产业的时代.有关光子与电子的耦合行为,其诱发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以及应用将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随着成膜技术、纳米粒子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测定表征技术(如STM、AFM和显微拉曼等)的发展,光电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并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这些研究都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现在,虽然从基础到应用都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但已崭露头角.进一步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其在基础领域有较大的学术突破,而且在新能源开发、信息处理、环境保护、新型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可能导致许多应用价值很高的新技术的诞生.它将成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研究和产业领域.本文将着重介绍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光电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
    应用与发展
    光敏CdS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岚, 鲍崇林, 王给祥
    1997, 15(4):  371-374.  DOI: 10.7517/j.issn.1674-0475.1997.04.371
    摘要 ( 872 )   HTML ()   PDF (160KB) ( 12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化镉(CdS)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尤其在可见光范围,已经应用到光电导、压电晶体和激光材料上[1]。随着近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CdS粉作为电子摄影中的感光材料,在复印机感光鼓及光敏电阻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以工艺简单、易掺杂并且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倍受重视。目前,国内CdS感光鼓用的基础材料CdS粉仍有相当数量依靠进口,而且价格昂贵,本课题组因此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