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4-11-23
    研究论文
    掺杂Mo6+对纳米TiO2薄膜亲水性的影响
    甘玉琴, 杜玉扣, 杨平, 石恩娴, 华南平
    2004, 22(6):  401-407.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01
    摘要 ( 909 )   HTML ()   PDF (809KB) ( 14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钼量不同的TiO2纳米薄膜.用XRD,SEM和CAS(ContactAngleSystem)对TiO2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6+掺杂浓度对薄膜的热致亲水性和光致亲水性均有影响,当掺Mo6+质量分数为0.75%,热处理温度为400℃时,掺钼TiO2薄膜在黑暗中放置72h后仍能表现超亲水性.
    研究简报
    偶氮香豆素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
    孙一峰, 陶秀俊, 宋化灿
    2004, 22(6):  408-414.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08
    摘要 ( 898 )   HTML ()   PDF (1009KB) ( 1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了一系列偶氮香豆素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λa)、摩尔吸光系数(ε)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的数据,并用溶致变色法测算了它们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βxxx).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化合物在溶液状态下表现出较强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特性.
    新型阳离子光固化剂双[(4-二苯硫鎓)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的合成
    刘安昌, 莫健华, 黄树槐
    2004, 22(6):  415-419.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15
    摘要 ( 1170 )   HTML ()   PDF (555KB) ( 20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二苯硫醚为主要原料,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室温条件下氧化得到了二苯亚砜.然后,二苯亚砜与二苯硫醚在硫酸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双[(4-二苯硫)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收率由文献报道的39%提高到75%;对其结构进行了UV、IR、H NMR和元素分析.
    有机溶剂热生长技术制备硫族化合物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
    钟淮真, 何晓云, 李国强, 陈震
    2004, 22(6):  420-426.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20
    摘要 ( 860 )   HTML ()   PDF (824KB) ( 1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有机溶剂热生长技术(solvothermaltechnique)制备了半导体硫族化合物(CdS、ZnS、MoS2)等纳米颗粒,采用XRD、TEM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ITO导电玻璃以及导电聚合物(PANI、PPY)膜为基底,将纳米颗粒涂布其上并以PL法研究其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修饰后,材料的荧光发射位置发生显著的变化.
    偏苯三酸酐-环氧丙烷丁基醚合成超支化碱溶性聚酯
    冯宗财, 吴文杰
    2004, 22(6):  427-433.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27
    摘要 ( 825 )   HTML ()   PDF (278KB) ( 15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1,2,4-偏苯三甲酸酐(TA)和环氧丙烷丁基醚(BGE)合成超支化碱溶性聚酯,利用合成聚合物分子外围的羧基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反应,在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外围引入反应性烯丙基醚.研究了树脂组成对感光性和碱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反应物料配比,可以获得较好的碱溶性和光固化性能,其树脂的反差γ可达到3.92.
    综述
    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有机染料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崔玉民
    2004, 22(6):  434-443.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34
    摘要 ( 1353 )   HTML ()   PDF (1115KB) ( 4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节能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本文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研究现状、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光催化技术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降解常见有机染料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集成高分子光子学器件平台(英文)
    Aydin Yeniay, 高任峰, 蔡永明, 朱劲松, Anthony F. Garito
    2004, 22(6):  444-454.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44
    摘要 ( 880 )   HTML ()   PDF (522KB) ( 13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分子基板上制作成的单膜全氟高分子波导结构,具有非热敏感性、偏振无关的工作特点,同时,在1310nm、1550nm工作波长分别有<0.04和<0.05dB/cm的超低光损耗.本文研究了在器件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孔状结构对传输损耗的直接影响.实验证明,超低的传输损耗可以通过降低孔状结构的尺度至纳米范围来实现.这些波导结构可以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集成高分子光子器件的技术平台.
    应用与发展
    目视法检测阴离子用显色剂的研究进展
    罗永刚, 赵春艳
    2004, 22(6):  455-463.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55
    摘要 ( 830 )   HTML ()   PDF (1120KB) ( 14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述了以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阴离子目视显色剂,内容主要包括显色剂对选择性阴离子的显色属性以及显色属性和显色剂结构的关系.
    研究生论文摘要
    新型化学敏感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周丽丽, 张晓宏, 吴世康
    2004, 22(6):  464-464.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64
    摘要 ( 716 )   HTML ()   PDF (109KB) ( 9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识别 (Molecular Recognition)是超分子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生命科学中酶的特殊催化功能不仅表现为其催化能力的高效性,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特征性的对某些化合物分子发生专一性的反应.这种能力的产生是建立在酶对于底物分子识别基础上的,因此设计和合成有光谱响应的荧光化学敏感器和显色试剂在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领域中都有着很强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分子识别的发展状况,特别注意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通过改变体系色调而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将此于本论文工作中加以实践.
    银二聚体型空穴-电子转换器的增感技术研究
    史瑶, 夏培杰
    2004, 22(6):  465-465.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65
    摘要 ( 708 )   HTML ()   PDF (53KB) ( 10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在对潜影的研究中发现,卤化银微晶曝光时产生的正空穴与潜影形成效率不高、潜影衰退、负感效应和互易律失效等现象均有关.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一直以来卤化银成像体系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之一仍是如何减少和消除正空穴对潜影形成的不良影响来克服潜影形成效率低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在如何处理空穴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一条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光生空穴 输入 化学空穴—电子转换器 输出 电子或电子载体其中的“空穴—电子转换器”应具备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空穴捕获功能;另一个是空穴转换功能,即能把捕获的空穴经过快速反应转换成自由电子,并能释放出来参与潜影的形成.
    基于2-脲基-4[1氢]-嘧啶酮AADD四氢键体系的光谱行为研究
    赵春常, 吴骊珠, 佟振合, 张丽萍
    2004, 22(6):  466-466.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66
    摘要 ( 919 )   HTML ()   PDF (65KB) ( 1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互补型四氢键体系缔合常数大、稳定性高的特点,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2-脲基-4[1氢]-嘧啶酮的衍生物分子,N-[(正丁基氨基)甲酰基]- 5-(9-蒽甲基)-6-甲基异胞嘧啶(An-MeUP)、N-[(正丁基氨基)甲酰基]-5-(β-萘甲基)-6-甲基异胞嘧啶(NaMeUP)、N-[(正丁基氨基)甲酰基]-6-(4-二甲氨基)苯基异胞嘧啶(DMAUP),发现这类分子在二氯甲烷或氯仿溶液中通过AADD四氢键作用形式存在.稳态和时间分辨技术揭示出2-脲基-4 [1氢]-嘧啶酮的衍生物分子具有丰富的光谱性质,能对光、质子、氟离子等外界的刺激产生高灵敏度的响应,为进一步开发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释放显影促进剂的成色剂(DAR成色剂)的合成和照相性能研究
    刘玉婷, 邹竞, 张大德, 姚祖光
    2004, 22(6):  467-467.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04.06.467
    摘要 ( 829 )   HTML ()   PDF (109KB) ( 12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释放显影促进剂的成色剂即DAR成色剂,是一类以提高感光度为目的的功能性成色剂.DAR成色剂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研究至今,对彩色感光材料向高感、微粒方面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DAR成色剂的典型结构可表示为:Cp-L-A,其中Cp代表成色剂母体、L是吸附基团、A是显影促进基团.成色剂母体可以是黄、品、青成色剂和无色化合物4种;吸附基团一般为含氮杂环衍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在卤化银颗粒表面,吸附基团吸附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DAR成色剂的使用效果;显影促进基团常用的是β酰基苯肼类化合物,它的作用是促进显影.